2012-04-19

评杨光和田玉器皿作品

评杨光和田玉器皿作品

杨光玉雕作品碧玉《提梁卣》 杨光玉雕作品碧玉《提梁卣》 杨光玉雕作品和田玉籽《海棠炉》 杨光玉雕作品和田玉籽《海棠炉》

  如果说山籽为中国文人士大夫所好,而有了文人画的“山水韵味”,小件把玩,玲珑剔透,温文尔雅,自有闲庭信步的“雅趣”;那么玉雕器皿,则因受到历代皇家的推崇而受到“大家”的赏识,就如同戏剧晚会中的压轴之作,玉雕器皿在中国文化的大戏中,翘楚收藏界。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玉雕器皿曾屡屡创下单品过千万的纪录,为其聚集了不小的市场人气。刚刚由玉雕名家,器皿大师杨光创作完成地和田玉籽《海棠炉》既已雕琢完毕,便有人拿着900万元上门收货;而来自玉石料市场的消息,一块40克的玩石以150万被藏友购得,又似乎在提醒观众,900万元还远不是这个故事的终点。

  玉雕器皿,由于讲究对称、线条的圆润,造型的大小、气势,对于材料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能够雕琢为器,已属不易。比如咎裂,玉料的形状、玉质的细腻、颜色的均一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有时候,作品几乎就要成型了,一条意外的咎裂可能导致整个过程功亏一篑”。

  风险大,玉料要求高,加上玉料价格昂贵,让玉雕器皿的琢制变成了而一场豪赌,而在赌局中,似乎只有富于冒险精神的玩家才能进场,也只有宠辱不惊者才能有所收获。毕竟,一块动辄几百上千万的石头(玉料),它已经在烈火洪荒中挣扎了千万年,谁又能保证里面不会裂,有浆,有水线呢?笔者听到的故事只有两个结局,赢或输。赢了,江湖上只是多了一个传说,而那件惊世之作很快被藏家所藏,绝大部分人将永远也见不到;输了,只能默默离开,不留痕迹。

  故一件材质上乘、器形硕大的和田玉籽料器皿件极为难得,趋之者若鹜,流传于后世。

  在故宫(微博)博物院,笔者看到几百年前工匠所琢制的《壶》,它器形规整,线条圆润,更以羊头作为装饰,古朴典雅。我们可以想见,在没有电力驱动的时代,哪怕刻画一条直线,也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能从一块顽石中琢出一只圆润古朴的茶壶,却又不留造作之痕迹,确实是天工之作,无限上品。

  这些留存的器物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品味。它所见证的即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如今它的传承并未停歇,并已经结下璀璨之花。

  在已故扬州玉雕器皿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筱华的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过去的工艺匠人不吝工巧,为后世传至宝的精神。《内链双瓶》既是这种精神的物化,这件作品的工艺难度,创意之巧绝,可谓空前绝后,这件作品也完全可以作为实物,为500年后依然璀璨的中国历史文化做个见证。

  斯人已逝,他的作品还将流传千古,他的气度还将通过后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杨光,即是刘筱华大师最得意的弟子,他的器皿件已经不同于他的师傅,在规矩、工巧、气势之外,又赋予了玉雕器皿清新、生动的元素;例如白玉《千禧瓶》,在素面的瓶身上,雕二三蟋蟀,不仅自然逼真,动作更是生趣盎然。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创作者甚至较真于蟋蟀腿部弯曲的程度,蟋蟀爪子着地的力度,两只蟋蟀触须的交互,而如此不吝工巧,乃是趣味使然。

  杨光说,“三只蟋蟀正好是一家三口,小蟋蟀不仅为画面带来的变化,亦为作品增添了生机。”

  这比仅仅强调器皿的造型,比例,线条,甚至器皿的气势要更富于人文气息。杨光玉雕器皿的创作兼收并蓄,既有继承,又有所创新。造型依然是杨光器皿作品的灵魂,我们很容易从他的作品造型中捕捉到雄浑、肃穆之气势。不仅如此,他的作品亦蕴含着个人之情趣,观者或能从中体察作者的内心。

  海派玉雕大师洪新华曾经说过,,“琢玉是窥镜自照,每一番雕琢打磨,都透射出琢玉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有诗曰:“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玉这一天地灵物,让诗人感叹,至最美则无言;然而,对极爱之物,是容不得半点瑕疵的,否则难免落于俗套,以致“真性一朝伤”。

  既爱慕玉石的温润自然,又担心雕琢之后,落入俗套。这是诗人的境界;而作玉之人,手抚刀切,不仅看穿石下三尺,更通过手指的摩挲,了然于玉石天然的毛孔,体味到玉石的细腻温润。这是大师的心灵感应,如诗人般敏感。

  不为世器,不伤真性,“不负心语”,我们从杨光玉雕作品中所感到的审美体验,亦是其“不负心语”的性情使然。

  杨光简介:

  杨光,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联合颁发的“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荣誉称号。1986年与玉结缘,1999年创办“阳光玉器厂”,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筱华先生,擅琢器皿件,为扬州玉器器皿件代表人物。


TAG:评杨光和田玉器皿作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