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鉴定的科学方法
玉器科学鉴定方法一直玉石收藏者所探寻的.伪造的玉器,一般就是采用高温处理、化工染色、摹仿古玉造型与纹饰等.但是,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通过本质的分析,就能够基本做到一通百通.然而绝大部分人苦于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进行.
目前,有些人往往会低估造假者,认为他们不可能做的如此的逼真,如此的好.然而实际上,因为造假者利用他们掌握的一些科技知识进行仿造,所以我们也需要通过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进行鉴别方法的总结,分析出造假者的造假手段.
我们需要从材料上、风格上、设计上、造型结构上,以及生坑或半生半熟坑效果上,还要从工艺、质感、光亮、腐蚀氧化、受沁及色差、硬度变化等几十个方面进行 观察和论证. 除此之外,还要参照文物艺术品的鉴赏常识,用地质矿物学等多方面的科技理论,才能做到准确有效的辨伪.例如我们从材料方面辨伪,要基本知道各种玉石材料的 硬度、密度、基本结构及不同时期的材料使用范围,对不同材料所造成的不同腐蚀效果才能了解.从造型设计方面进行辨伪,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和审美意识. 要对历史上玉器的风格变化、造型变化、艺术表现形式有概括性的认识.这能帮助我们识破伪品在风格造型上的差别.另一方面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能 够深刻地领会玉器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从其发展演化中帮助我们较准确地进行断代.例如:来自于历史上古玉的艺术美感反映着制玉工匠的绘画设计和工艺技术水 准.由于制玉过程基本是以个人为单位完成的,因此不但要求要有很好的设计绘画水平,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加工技术.如果只设计不会加工或者只会加工不会设 计,都不可能完整地体现其艺术效果.我们祖先的这种工艺美术的结合是非常成功的,而这方面的文化内涵是现代造伪者无法学到的. 其次是时代背景,生活风俗、信仰、文化意识与美学思想上的差异,也决定伪品与真品不可能等同的定论,因此伪品永远不能像真品.
具备地质、矿物、化学等方面的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对玉器的腐蚀受沁、 生坑 的 表面结构等进行科学的分析.例如:玉器在地下要经过千年的缓慢侵蚀产生化学变化,地下水的浸泡,地下温度变化,酸碱土质等等都会对玉器产生不同的阶段性过 渡变化与硬度变化.玉器表面也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氧化腐蚀以及沉降在玉表的各种附着物.玉器真品的种种阶段性变化与伪品的表现有本质区别.虽然伪品的制造者 费尽苦心进行伪装和研制,但真品那用种实质结构及氧化程度,伪品根本无法做到.能够做到的也只是找些带有腐蚀受沁的老残料重新改制进行假冒.
关于材料,我们应该了解历史上所使用的几种材料,经常遇到的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等,而目前造伪者除较多地使用白玉和青玉以外,还使用现代 开发的青海料、矿山料等进行仿冒,这些仿冒材料的纹路、结构、硬度、密度、比重都有别于真正的白玉料. 另一方面利用杂质料、色皮料仿冒真品玉器的腐蚀受沁.有些通过直观较容易分辨,有些作伪者在此基础上又进行腐蚀染色做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显微观察,研究 其结构、硬度变化.
关于制造玉器的设备工具与材料.历史上对此没有任何详细的记载,我们只能从玉器的磨制精度、研磨质感、磨制效果、切割痕迹、研磨力度等方面进行实物分析.以战国、汉代玉器为例,可以看出这种加工设备的精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在这一水平上延续到各个时代.
随着时代的变化,工艺风格也在变化,这种时代与设备工具的不断改进和演变,产生了玉器工艺的时代特征.大体讲,从石器时代的打磨制造和人工钻孔,逐步发展 为较低转速的磨孔.从实芯钻具发展到管形钻具,从低转速到高速,从设备的低精度到设备的高精度,从设备工具的不耐磨到高耐磨性,设备结构材料与工具都在不 断地更新.
所有变化和进步都能够从玉器的工艺效果上反映出来.例如:从钻孔这一点上分析,工具的更新能够提高钻孔的精度,但由于原始的钻孔工具硬度和耐磨性较差,形 成明显的 喇叭口 .这种现象是由于低转速和低硬度的实芯钻具快速磨损造成的,在旋转钻孔过程中钻头越磨越细.为了钻孔方便,则从两面钻孔,形成了两面孔 径大、中间孔径小的现象,即所谓蜂腰形.
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TAG:玉器鉴定的科学方法 翡翠 翡翠手镯 中国翡翠网 翡翠新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