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品质认定:种头是第一要素
翡翠无论赌石、毛料、成品,有一些最基本的要素是判断翡翠本质的优略程度,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贯穿前前后后整个翡翠生涯之中,最简单也是最难把握的东西,也是翡翠相对其他宝石更为复杂的原因。
首先,“种头”是翡翠第一要素,因为它是翡翠根本所在。种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取决于结晶体大小程度、晶体致密程度、晶体排列整齐程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种老种嫩。种头程度外在的表现就是在翡翠抛光完成之后,成品的光泽度(油性)、钢味强弱(肉质细腻紧致)、荧光强弱等。对于赌石(半赌、明料),更多是在抛光之前凭借赌手盘货经验进行的预估,需要积累大量的毛料到成品的加工及抛光经验。
其次,是翡翠的“地”,有人把将“地”定义为翡翠色之外的翡翠的部分,这种认识在解释有些现象时会出现问题,个人认为翡翠的“地”应该更广泛的延伸至整个翡翠个体中,包括有色部分,只不过色生长于地之上。“地”的要素包含杂质多少、灰度、通透度、均匀度等。杂质包含棉、絮、黑等等;灰度高会导致无色地方的翡翠发灰,有色部分发暗,让翡翠的感官缺少清亮明快,美感会不同程度的降低;通透度其实与种头与杂质多少有关系,例如肉质细致紧密会增加翡翠通透度,再比如棉絮会影响翡翠通透度,而对于一种特殊的形态——糯化料子,它可以理解为肉质细腻紧密但又有类似棉的物质,只不过均匀到极致,出水成品有种特殊的味道;再有翡翠肉质的均匀程度也是翡翠“地”的重要因素,如果晶体忽大忽小、忽紧忽密,则对地的通透程度以及色分布形态有很大的影响。
再次,是翡翠的“水头”,它是指光线(自然光线)入射翡翠,肉眼能够分辨的深度。影响水头的因素包含种、地、色。同样品质下,种好、地净、无色翡翠水头最长。比较极端的两个例子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玻璃翡翠及墨翠,水头白玻璃最长,墨翠最短。
最后一种要素是翡翠的色,分为绿、紫、红、黄、蓝、黑、白、无色等等。而由于红、黄、蓝致色因素,会导致偏色。例如绿色偏黄的代表黄阳绿,偏蓝祖母绿,无偏色为正绿;紫色偏红为椿紫,偏蓝为茄紫,无偏色为正紫。
以上是确定翡翠品质好坏的一些基本要素,但需要有一个概念,无论种、地、水、色,不是一个离散的概念,翡翠作为一个天然的宝石,生成的翡翠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连续形态,理论上每个因素都存在无数种等级分类。例如通常所说的冰种(玻璃种与冰种界限比较模糊,可以认为极品的冰种即为玻璃种)、糯种毕竟太笼统,通过种、地、水要素可以对这两类进行更细致的无限划分,划分的颗粒度取决与玩家的品质敏感度以及市场认可度。这也是翡翠品质复杂的原因之一。
对于确定翡翠品质来说,不仅本身每种要素有无数种情况,还需要进行这些要素综合考虑,需要面对某个翡翠个体进行基本因素的组合判断,最终确定其品质,进而确定其价值,这也是翡翠复杂程度的另一原因。
对于第三种增加翡翠品质判定原因是其他因素了,包括形状、大小、特殊性(类似怪状料)、颜色分布组合(双色、三色、五彩等)等等,如果是成品还有题材、雕工的因素,这也会带来更多更复杂的组合可能。
以上阐述了影响翡翠品质的基本四要素、连续概念、组合概念以及浅谈其他因素,貌似无解,事实上有一个办法可以简化这种判断,那就是市场对于品质敏感的颗粒度,也就是说市场对于翡翠品质的价值判断敏感度最终决定了翡翠品质的等级分类,通过市场中的交易经验,结合理论依据,锻炼对于翡翠品质的敏感度,无论是对赌石、盘货、成品买卖都将是事半功倍。
TAG:翡翠品质 种头 水头 翡翠 颜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