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持续腹痛,CT显示胃内巨大包块?孩子这些异常举动你要注意
急诊科来了个8岁的腹痛女孩,情况有些棘手……
诊室外风刮得树叶呼呼响。几分钟之后,我裹紧白大褂小跑到急诊室时也不禁打了个寒颤。
情况有些棘手,因为两方面:一方面她只是个8岁的孩子,另一方面持续剧烈的腹痛依然原因不明。
女孩叫小雅,之所以大哭是因为痛。她躺在妈妈的怀里,哭个不停。急诊科医生跟我介绍病情,她的腹部高高隆起,摸着感觉是一团硬硬的东西。
可那究竟是什么呢?我先试图安慰妈妈怀里的小雅,但这位三十岁上下的女人情绪有些激动,"你们快点啊,我女儿痛成这个样子,到现在你们都还没有一个结论……"
急诊科医生显得很委屈,接诊后我也一直没松口气。在腹痛病因没清楚之前,我们是不会随便用止痛药的。但是,小雅的母亲要求医生先给予止痛治疗。可对医生而言,对待腹痛的患者,如果原因不清,使用止痛药一定要谨慎。
这是因为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对医生的动态观察非常不利。如果明确是急性胰腺炎或泌尿系统结石,倒不怕;但若打了止痛针,结果却发现是腹主动脉瘤或是急性血管栓塞,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可是小雅的妈妈不了解这些,没有意识到病情的复杂,她以为孩子可能只是急性胃炎。
腹痛发生在一个月前?
而在进一步的沟通询问后,我们发现其实小雅的腹痛不止一天两天了。大约在一个月前,她就曾对妈妈说肚子痛。
然而妈妈以为是孩子肚子里生了蛔虫,还跑到药店里为她买了驱虫药。
虽然驱虫药并未解决问题,但8岁的小雅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强——这个小女孩一直强忍着腹部不适,她的坚强让我震惊。
"她的肚子以前没这么大,只是最近两天痛才出现的。"妈妈依然自以为是,她觉得这可能是气胀。但是当我为小雅进行腹部体格检查的时候,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
小雅很瘦。在灯光的映衬下,她面黄肌瘦,像是一个从难民营走出的孩子。但是,她的肚子又特别大——不是全腹性的,全腹性的我们会考虑是不是有大量的腹腔积液。但移动性浊音是阴性,腹部彩超也排除了腹腔积液,并发现这个团状包块来自胃。所以犯难的急诊科医生,找来了我这个消化科医生。
小雅腹部膨隆的地方主要在剑突下,这里的确是胃的位置。那么,作为医生,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胃内长了肿块?是胃癌,还是胃间质瘤,或是胃淋巴瘤?
急诊科医生说出他的思路,但我不由得皱起眉头。这些的确不能完全排除,但是在触诊包块的时候,我发现它能够移动。而胃癌、胃间质瘤、胃淋巴瘤长在一个部位上,是不可能会移动的。那这个会动的东西,究竟又是什么?
剧烈的腹痛让小雅依然哭个不停,这个坚强的女孩,若是疼痛没那么厉害,她是一定可以忍住的。而眼下,也许是对于疾病未知的恐惧,也许是诊室外风刮得紧,她小手一直抓着妈妈的手。
胃内的移动包块究竟是什么?
我告诉小雅的妈妈,要明确这个藏在胃内的移动包块究竟是什么,必须进行胃镜检查。但小雅的妈妈犹豫不决,那么小的孩子能做胃镜吗?
我只能一边书写病历,一边寻找蛛丝马迹——各式各样的检查结果、各种碎片,在我的脑海里迅速拼接。真凶果真藏在胃里吗?其他的部位有没有可能?
腹腔的脏器众多,看似简单的腹痛,却可能是难以想象的疾病所致。比如我曾经碰到一名右下腹痛的患者,当时很坚定认为是急性阑尾炎,但后来转诊到外科开腹却发现是鱼刺导致了回盲部穿孔;再比如曾经碰到过一名急性腹泻的患者,当思路固定在急性肠炎的时候,却在腹部体格检查发现异常——CT显示回肠末端有穿孔,外科剖腹探查显示是枣核所致,原来患者喜欢在每次月经结束后吃大量的红枣……
那么,对于这个8岁的小女孩,我一遍遍地问着自己,急性胆囊炎、胰腺炎、消化道穿孔、绞窄性肠梗阻,或是某些高发于儿童的疾病,如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这些都真的能逐一排除吗?
做一次CT
但在急诊科检查资料有限,我建议保险起见,最好先进行一次CT检查。
虽然小雅的腹部触诊还很软、无明显的板状腹体征,但细小的消化道穿孔,依然不能完全排除,而消化道穿孔又是胃镜检查的禁忌证。而小雅的妈妈觉得孩子可能无法耐受胃镜检查,于是很快就同意进行CT检查。
窗外的风声依旧,我坐在阅片室里和影像科医生阅片,CT比较清晰地显示了小雅胃内的那个包块。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们排除了其他一些疾病,比如消化道穿孔、胰腺炎、胆囊炎、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
现在,我很肯定,真凶就在藏在胃里。影像科医生告诉我,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异物。
会不会是胃石呢?
所谓胃石,其实是经口摄入的某些食物、药物或异物在胃内正常或异常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不可吸收的石性团块状物,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有的如乒乓球,有的则可以像婴儿头一样大小。
有关胃石的报道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Tondreau首次在医学文献中报道了这种与众不同的包块,之后有关胃石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
这个小女孩,她是吃了柿子吗?我心里咯噔一下,一周前,我接诊过一个年轻男性,因为连续吃了三个柿子,剧烈腹痛,后来胃镜显示为胃石。这是因为柿子中含有丰富的鞣酸、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与蛋白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并将果皮、果纤维或食物残渣黏结积聚形成巨大团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植物性胃石,像柿子、黑枣、山楂、石榴、橘子等都可能引起。
真相越来越清晰,下一步,该怎么办?
胃镜依然是必要的,因为医生通过胃镜,不但能看清胃石的庐山真面目,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内镜下进行必要的治疗。如果内镜下无法治疗,才考虑外科手术。
但听我一这么说,小雅的妈妈用几乎哀求的声音说到:"外科手术,创伤太大了,我女儿才8岁,请不要在她身上留下伤疤!"
这句话的分量,我当然明白——她是一个多么漂亮的女孩。外科手术又分为腹腔镜微创和直接开腹,前者创伤小;而后者,的确会留下疤痕,即便医生可以通过特殊的缝合方法,让疤痕看起来没那么明显。
不过到目前为止,治疗胃石的最佳方式,依然是胃镜下治疗。
很快,内镜中心的急诊开始了,拿起胃镜的一瞬间,我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为了减轻小雅的痛苦,我们请来了麻醉师,以进行无痛胃镜。
当一个巨大的包块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胃镜室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了,麻醉师惊呼道,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像一个异物。
事实上,它就是一个异物。在CT下,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密度。而现在,我们能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准确来说,包块是被用很多头发编织起来的。它并非是进食柿子等食品导致,也并非是进食药物等导致,罪魁祸首是因为毛发!
那么新的问题是,这些毛发是如何跑进一个8岁的女孩腹中的?
当真相揭开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话题。原来,两年前小雅六岁时,她就开始吃各种奇怪的东西。
小雅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没有爸爸的关爱,妈妈因为工作也很少关心她,这使得她感到无穷的孤独。有一次,她将妈妈的头发放进口里咀嚼,竟嚼出了一种特别的感觉。于是,从那以后,一切都一发不可收拾了。
不仅妈妈梳头掉落的头发都被她收集起来吃掉,这个小女孩还喜欢吃卷纸,吃指甲。到底吞进去多少异物,她自己也不清楚。
可是粗心大意的妈妈竟然对女儿的一举一动毫无察觉。
在胃石的背后,其实是异食癖在作怪
目前国内外均有对异食癖人群的报道,英国有一名女子在5年的时间里大概吃掉了1000块海绵;美国有一名孕妇,不断进食家具擦亮剂,即便知道这对胎儿不利,但依然无法控制自己;荷兰一名男子喜欢每天早上吃餐具,对桌子上的美味佳肴毫无兴趣,后来医生打开他胃的时候,发现了装满胃的刀叉……
异食癖,不怕你想不到,就怕你吓一跳。生活中任何一种东西都可能会成为异食癖人群口中的食物,比如泥土、陶瓷、汽油、硬币、玻璃,很多人认为异食癖人群都有特异功能,其实这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
目前医学界对于导致异食癖的原因,普遍认为可能与四点有关。
第一,精神心理因素。心理发育障碍可能会诱发异食癖;
第二,微量元素的缺乏。部分缺铁或缺锌的儿童可能有异食癖表现,补充铁剂或锌剂后,这种现象可以消失;
第三,铅中毒。铅中毒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癫痫样发作、行为异常、语言功能发育迟滞,它们都可能诱发异食癖;
第四,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等寄生虫会分泌毒素刺激肠管,引起贫血,也会诱发异食癖。
孩子的这些异常举动需时刻关注!
不幸的是,这么巨大的胃石相当坚硬,我们起初并没有信心解决它,但是耳边响起小雅妈妈的那句哀求,她只是一个8岁的孩子。不管怎样,我们必须得试一试。之后在漫长的一个小时里,通过分次切割,再用网篮一一套出。虽然过程艰辛又复杂,但是避免了外科开腹的创伤,没有在体表留下任何伤疤……
三天后,小雅恢复得非常好,可以出院了。
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异食癖常常发生在儿童身上。调查显示,异食癖患者以儿童居多,而儿童异食癖又以学龄前儿童最多,其次是婴幼儿,学龄儿相对较少,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农村比城市发病率高。
很多人都知道成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比如焦虑症、抑郁症。但儿童的心理健康却很少被关注,即便是父母,认识也存在严重不足。
研究发现,儿童心理失常往往与家庭忽视和环境不正常的现象有关。比如持续地与父母或依恋的照顾者分离会导致儿童的焦虑;父母离婚、婚姻矛盾甚至家庭暴力,经常使家庭的气氛变得紧张,儿童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也会出现焦虑抑郁;父母及学校给予儿童过高的学业压力,与年龄不相称的过多的强迫性学习不但剥夺了他们的世界,还让他们变得孤独、紧张甚至是恐惧;和成人相比,儿童更易遭受挫折,且受挫后缺乏正确的表达和有效的应对能力,久而久之,心理障碍就可能诱发生理变化。初期儿童可因无照顾,擅自拿取异物放在口中把玩,日久成为习惯,就变成了不易解除的条件反射。
另外,儿童经常会出现偏食、厌食的情况,而且身体正值生长发育阶段,所以他们更容易出现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好奇心很重,对周围环境的危险意识不足,也会使他们吞食异物甚至是毒物;喜欢玩耍,不注意手卫生,喜欢吃乱七八糟的食物,也使他们更容易遭受寄生虫的感染,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儿童异食癖发病率比成人更高。
所以异食癖往往不是单一因素所致,可能存在两种甚至更多的综合因素。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请一定好好保护他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