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涌入亚马逊,传统的精品模式和无货源模式都是怎么去操作的?无货源模式是真的可以做吗?对于新手而言应该如何去比较好的切入到这个市场中,我们来简单的讲一讲。
传统模式
对于传统精品模式的卖家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市场分析调查,分析出哪些商品可能会更收到市场欢迎,然后联系产品渠道,再发FBA。之后就是上传产品上传产品得自己写Listing,包括标题,关键词,图片,产品描述等等,然后烧钱做运营。这个过程称之为测款,在这个过程中,选品和运营会要求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发FBA和运营会花费一定的资金。 或者是有自己的产品的话,那同样也是上传商品发FBA做运营。对于亚马逊而言,选品是十分重要的。圈内一句话叫七分靠选品,三分靠运营。选定了商品之后把商品发到亚马逊在海外的仓库,仓储和压货会占到一个卖家很大的资金,一旦出现滞销的话,商品基本就是直接销毁或者以极低的价格转让了。这比把商品再从新运回来的成本要低很多。另外就是运营上所花费的资金,一年几十万的广告费很正常,关键是几十万花出去了不做任何优化的话,同样也是没有太大的作用。
在传统模式下来讲,你要面临的问题包括,语言问题,选品问题,物流问题,资金问题,运营问题,这也是之前亚马逊门槛比较高的原因。那么在这两年兴起的无货源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为普通人进入亚马逊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无货源模式
无货源模式简单讲,通过ERP系统把国内电商平台的商品批量的采集下来,然后系统自动翻译成我们所需要的语言,再导出成表格直接上传到亚马逊的店铺上,有海外买家下单之后,再从中转仓发到海外客户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货源,不需要压货,也不需要花钱砸广告做运营,本质讲就是倒卖国内外电商平台的商品,赚国内外商品的差价和相同货币单位下的汇率差。比如,淘宝上30人民币左右的商品在亚马逊欧洲站的价格基本在28-32欧元之间,抛开采购物流等所有成本之后,最终的净利润大致在售价的50%-80%之间。
亚马逊无货源模式的关键只有一个,就是在合适的细分类目下去大量的铺货。因为我们靠的单个商品的自带流量和某一细分类目下占的一定数量的份额来产生订单。当某一可能热销的细分类目下的产品有非常多是我们的产品,买家在搜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就会个更多的出现在客户面前,自然订单情况就会更好。所以合适的细分类目是相当重要的,这就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在非常热门或者非常冷门的细分类目下去铺货都是不太合适的,针对于每个站点每个时间点去做不一样的可能会热销的细分类目铺货。 无货源模式的物流基本是一站式的服务。当买家下单之后,卖家从上家把商品拍下来直接发到在深圳的物流中转仓,然后那边工作人员会负责拆包检查,二次打包,以符合亚马逊物流的标准,帖国际物流标签,过关等等相关事宜都会处理。物流费用也会比自己去找物流公司要划算的很多。 对于任何一种模式而言,人都是最终决定性的因素,软件只是辅助我们更有效率的去把事情做了。任何一种模式的红利期时间也是有限的,当风起的时候,猪也能飞起来。但是当你没有把基础性问题解决,还是无法实现自身突破。
(来源:嘿马跨境@昊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